花記好米
  • 秧田的美與現實
  • 生活的樣子
  • 秧田的美與現實
  • 生活的樣子

        秧田的美與現實

「冬至進補---黑米 .紅米.紫米」

12/9/2017

0 評論

 
                     「冬至進補---黑米 .紅米.紫米」
 
在送雞迎犬歲末之際,回首過去這一年當中,特別感謝「花記好米」的支持者。對於投身於栽種友善環境稻米工作的我們,從事友善環境農業的動機之一,秉持「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概念,推廣在地食材~「種好米、選好米、吃好米」。
  冬至是一年廿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今年的冬至為國(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進入冬至後,代表北半球的冬天也真正降臨。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冬至進補」是台灣的民間習俗之一,「花記好米」提供~冬至進補的最佳食材「黑米、紅米與紫米」。

 
「花記好米」 106年二期新米稻
友善環境栽種稻米
*白米1kg120元 /糙米1kg160元
*紅米1kg200元 /黑米1kg200元
*紫米(糯性)1kg200元
4公斤一盒運費80
16公斤一箱、20公斤一箱免運費
………………………………………………………
訂購專線:0910979818
lineID:0910979818
加入「我種故我在」成為好友:
line@:@diy5342d

 

圖片
0 評論

花記好米的LOGO~2017.10

11/13/2017

0 評論

 
                 禾作的奇幻旅程

從校園教室到鄉村農田,
從瑯瑯讀書聲到蟲唧蛙鳴
從優雅仕女到 荷鋤農婦
從作育桃李到日出禾作
從 運籌帷幄到 揮汗如雨
一路走來看似艱難無奈
任誰都明瞭......


                                                                                                Logo是一個都市小女孩芃設計

圖片
0 評論

立冬

11/5/2017

0 評論

 
                                                           立冬       

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冬」,代表冬季的起頭,十一月七日立冬,意味著冬天即將來臨!這是進入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進補日,傳統習俗在這天要「補冬」,儲存能量好過冬。

就民間習俗而言,意指將這一年的辛勞收割,通常會在這一天以各樣藥膳食補料理來做為進補,用以讓體內儲存夠多的能量來抵擋即將到來的冬天。
★ 花記好米~提供「紅米與紫米-立冬進補」的烹調建議:
一、【紅糯米蒸雞】
《材料》 雞腿肉 500克 、紅糯米 1杯 、白糯米 1杯 、薑 5片。 調味料:高粱酒 1/2杯 、鹽 1小匙 、水 1杯。
《做法》
1.紅糯米洗淨用水浸泡2小時,白糯米洗淨浸泡1小時。
2.用2大匙油爆香薑片。
3.然後把雞肉放入炒到表面微焦黃。
4.放入糯米一起炒。
5.加入調味料炒勻,再放入電鍋蒸30分鐘 (外鍋放2杯水)。待電鍋跳起即可食用。
這道料理是紅糯米加上雞肉一起蒸煮,紅糯米的營養與雞肉的鮮甜全都融合在一起,適合滋補身體。
二、【紅豆紫米粥】 最適合女生的甜品
《材料》紅豆1/2 量杯、紫米(黑糯米)1/2 量杯、
白糯米1/2 量杯、水12 量杯、砂糖適量。
《做法》
1.食材洗淨,加入建議水量,一起浸泡4 小時後,
放進電鍋(外鍋1 量杯水)烹煮。
2.開關跳起後,續燜1 小時,再移到瓦斯爐上加糖
即可。
3.若是秋天,可用龍眼乾替代砂糖,將龍眼乾一起加
入烹煮。
4.可將紫米紅豆粥放入冰箱冷藏,冰涼的紅豆粥可加
入少許的鮮奶(或椰奶)同食,非常對味。
【資料來源】 摘自網路食譜與Fooding台灣好食材編輯‧

圖片
0 評論

感恩

11/2/2017

0 評論

 
                               《感恩......》

訂購「花記好米」---你已經為友善環境投下了一票

七月收的一期稻作有香紅糯.九號米.
香紅糯色香味具全頗受好評,
而九號米標榜涼了也一樣好吃。
最近無意間看到台灣有名的
米其林二星主廚江振誠在台灣餐廳的菜單,
米飯是用台梗九號米,好開心這麼挑的主廚竟選中九號米可見這個米有一定的口碑。
很感謝這幾期訂購及支持健康米的親人,好友,同事,國小同學,國中同學,高中同學,農民學院同學,健康教會,劉奶爸網路行銷懶人包的同學,鏡雅,景玲......
讓我有能力支付秧苗,打田,整地,割稻,烘乾的支出,購有機資才,是大家的力量讓我有勇氣繼續栽種無農藥的作物,並且進一步栽種有機作物,為土地盡一份心力。
雖然目前尚未收支平衡,米也賣的零零落落。
但剩餘的300公斤白米,
已以義賣方式商請朋友認購,
全部所得以認購單位名義分別捐給需要的單位,
......節稅又助人。

*「花記好米」~11月底~12月初收割後將銷售:
黑米,紅米,紫米,香米(白米.糙米),台梗16號。

敬請期待及訂購,謝謝。
訂購專線:0910979818
Line@:@diy5342d


輯.
圖片
0 評論

紅糯米田的祈禱

6/5/2017

0 評論

 

     106. 3/2日栽種紅糯米田現在已抽穗,
     放眼望去好美,但時而暴雨,時而暴熱,
    影響紅米的生長外,也使阿媚心慌慌啊!
    雖然如此,總是心存僥倖祈求上帝保佑,

    讓紅米田逃過雨水肆虐,結穗纍纍.

                                                                              
圖片
0 評論

﹤不簡單的一碗米飯﹥

2/27/2017

0 評論

 

 
     “夢想與真實生活是有一段遙遠的距離”,當自己身歷其境後總會有深刻的體會。當自己尚未實際投入稻米耕作前,總覺的吃飯時添一碗米飯是在自然不過的事。然而在去年九月間開始於花蓮地區親自務農後,發現一株稻穗從稻秧開始就要歷經各式各樣的考驗。例如:耕種稻作的首先要經歷天候~豪雨的考驗,接下來還需要面對生物的挑戰~雁鴨的游食與金寶螺的啃噬,農民需要不時的補秧。當稻秧開始成長之際,稻田中又受到稗草的光臨與蔓延,分取稻秧養分;之後還必須逃過稻熱病、紋枯病以及風吹雨蝕等挑戰,經歷種種嚴酷考驗後,辛苦的務農者才能享受到收割的喜悅。
      然而;在稻作收割過程中亦有些許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稻米在收割之際掉落田間,或者;運送過程中有的可能灑落地;烘乾、裝袋時總有數粒穀米灑落。當碾米過程中,亦也有為數不少的米粒掉落;下鍋前的滔洗米粒也有幾粒流失。當自己準備大快朵頤享用飯碗中的米飯時,實在是萬中的幸運之米,所以能吃上一碗飯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0 評論

靜候

11/27/2016

0 評論

 
收割是大事,早收稻穀太青,太晚怕下雨。
心情隨著天候忐忑不安。
靜候變得讓人焦躁與不安。
但田中的稻子卻依然故我,
照自己的步調慢慢地,慢慢地熟成。
圖片
单击此处进行编辑.
0 評論

《親情》

8/10/2016

0 評論

 

《親情的可貴⋯⋯弟弟大老遠送稻穀、載肥料》
在光復我和伊娜是人生地不熟,不管是訂秧苗、找人打田、整地或載運肥料都有困難,而且選項有限。
為了適應收成後打米及包裝米的大事必須要練習,因此打算把老媽的6袋米帶來光復碾成白米與糙米。,我的車是淑女車根本載不了,因此厚著臉皮請老弟幫忙,沒想到弟弟及弟妹爽快答應,他們夫婦大老遠的把6袋米及30包的苦茶粕帶來,我也趁此時到農會批些尿素等......順便請老弟搬運,此刻發現務農是非常需要人力的。在處理這些重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個奇葩,一個年輕的女孩開著小起重機穿著火辣正在推疊稻穀,搬運各種農用肥料,我眼為之一亮,一個小妮子也可以有如此氣魄---暗自起許自己日後也許也成爲十八班農藝集一身的貴婦(跪婦)呢!
弟弟大老遠來幫忙,我感受到親情的可貴。
图片
0 評論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8/9/2016

0 評論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七月的假日幾乎都在光復的「花記農田」,母親一大早就叫醒我要帶我前往田地看看水或是鋤鋤草,也希望我能與鄰居農戶打交道。
通常到達田地的時間是6:10分,母親的工作是把田梗的雜草鋤盡,而我必需在這個時候與培育秧苗的主人聯絡確認秧苗的數量及品項,然後再聯絡翻土整地的農戶確認日期,令外也要確認插秧的日期,若時間足夠我就澆澆菜。
太陽逐漸升起已是8點多了,母親說我們回家吧,
我就帶著母親到光復最大的seven吃早餐,路上已是盡是趕著上班的上班族,此時我心中有些許得意,因爲我此刻要休息了,到了Sevenseven 我趁機看看報紙,和母親聊聊來到陌生地種水到的心情,母親總是信心十足的說一切都會順利的,吃完後便返家休息,我也趁此刻洗洗衣服,到農會或超市辦事即購物,一切都要從新開始。
下午4:00母親又催促我要再去農地完成的工作,此時陽光不烈,到達田地我陪著母親巡田,母親教我爲何要使田地達滿水位、又爲何把田地的水放乾;她說打田之前滿水是爲使土壤鬆軟,而秧苗插完後水放乾是爲了不讓金寶螺啃噬秧苗及防止野鴨在秧田中戲水......
時間已近傍晚,我與母親整裝返家,往天空ㄧ看月亮高掛了,此刻體悟到陶淵明詩句「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其中真意。
原來農民並非整日工作,而是趁陽光不烈的時刻完成各項農務啊。
图片
0 評論

二甲八田邊的阿拉比卡咖啡

3/23/2016

0 評論

 
只因美玲的一句話,想看我在光復租的農地並且要種幾棵咖樹,
於是在3/20與美玲、素惠、文子ㄧ行女子從台東出發,
ㄧ路經過武嶺2626樟樹林形成的綠色遂道旁購買秋香饅頭,
進關山拿玉芬同學為我們準備好的12棵阿拉卡比咖啡樹苗,
灣進池上大坡國小看斷層,
坐斷層上的溜滑梯感受從非律賓板塊滑進歐亞板塊的妙處,
再晃遊北迴歸線地標,拍照留念善盡觀光客職責。
在瑞穗吃涂媽媽粽子與四神湯,最後直奔光復馬鞍溪畔的農地,
走在曲折的田間小路,此時秧田正青青空氣特別清新。
而我們這群嬌弱女子抵達農地後,戴上手套拿起小鋤頭開始種苗,
三兩下12棵樹苗已全部種下,心中小小期許,
六年後我們會有高大的咖啡樹與滿樹的咖啡豆可摘。
此刻我分享到的是好朋友種植咖啡樹的快樂與真摯的友情,
更期許眼前二甲八農地上的青綠秧田日後能結實纍纍......


0 評論
<<上一步

    ​格主:   阿媚​

                         

    時間: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六月 2017
    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6
    八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分類:

    全部

    RSS 訂閱

Click to set custom HTML
 
​

Contact Us